让孩子爱上中国传统文化
发表时间:2018-06-21 11:11:43 浏览次数:387
早在2014年北京就陆续开始将京剧纳入音乐课程,京剧是我国戏剧之大成,是源远流长的戏剧“国粹”。随后教育部决定在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江苏等10个省区市试点,在中小学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教学内容,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。将京剧纳入中小学音乐课程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、增强中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。
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、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。它起源于原始歌舞,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。经过汉、唐到宋、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,它由文学、音乐、舞蹈、美术、武术、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,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。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,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。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、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,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,逐步形成了以“京剧、越剧、黄梅戏、评剧、豫剧”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。
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,据不完全统计,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,传统剧目数以万计。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:昆曲、坠子戏、粤剧、淮剧、川剧、秦腔、沪剧、晋剧、汉剧、河北梆子、河南越调、河南坠子、湘剧、湖南花鼓戏等。
现在人们对于中华戏曲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,很多人表示无意中调到戏曲频道之后竟然能够看下去,不仅如此,还会发现中华戏曲真的挺有意思,甚至要比一些无病呻吟的电视剧强上太多。
中华戏曲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,荔枝未来希望国人能够守住这些传统文化,开设了全新IP《中华传统戏曲文化指南》,联合各传统戏曲流派代表人物,通过对各类戏曲艺术的讲解、名家唱段赏析,让小朋友能快速了解中国经典传统艺术,增加人文素养,为孩子讲述中华戏曲各个流派的特点、知识,摘取名家名段进行欣赏、分析,让孩子走进中国经典艺术,意在成为小学生人文素养必备,很好的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戏曲艺术,为作文等积累素材,为人生打开一扇窗。课程示例: 1、三节课了解黄梅戏(黄梅戏历史与文化;黄梅戏特点;黄梅戏经典唱段) 2、中国戏曲的生旦净末丑等…
《中华传统戏曲指南》让孩子爱上中国传统文化。